返回

穷途

首页
关灯
护眼
字体:
皇后薨逝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蘅儿递过去,皇后接过,看着儿子小小的眼睛正看着自己。

    她笑着看了一会儿,眼泪就落了下来。

    持盈怕她情绪波动太大,便想将孩子接过来,皇后却对白芍道,“你将二殿下送回乳母那里吧,我想跟长公主说几句话。”

    持盈心里有些异样,总觉得皇后要对自己说的,不是寻常的事。

    “阿盈,我要再拜托你一件事,”皇后擦干了泪,平静地看着她道,“这应该也是我拜托你的最后一件事了,还望你不要拒绝。”

    持盈一听便皱了眉道,“嫂嫂胡说什么呢!”

    皇后笑了笑,“我放心不下的,也只有这一件事了,那就是我的蘅儿……”

    持盈移开了目光,似不敢再看她。

    “我的身子我自己清楚,在病床上躺了这么久,我也真是累极了,人是争不过命的,天要我孙家亡,人力无可挽回。只是蘅儿还太小了,往后他若没有母亲陪在身边,人生还有那么长的路……”她说着,哽咽得发不出声来。

    她平息了一会儿,才又抬头看着持盈,“阿盈,我想将蘅儿托付给你,我去求官家,想来他不会连这最后一件事都不肯成全,韩氏不是个简单的人,后宫里的这几个,蘅儿跟着谁怕往后都不太平,我不求别的,但求他平安长大。”

    “别说了……”持盈艰难地道,“你不会有事的,陪在孩子身边的,应该是他的母亲才是啊。”

    皇后身体发着颤,她清楚自己真是不行了,就说了这么一小会儿的话,就感觉有些撑不住,她用力地呼吸了几下,努力让自己的神思清明一些,然后盯着持盈,“你答不答应我?”

    她的眼里,布满了血丝,那目光像海上飘零的灯火,仿佛一阵风来就要熄灭,却仍旧倔强地亮着。

    持盈知道,皇后将自己一直视为知己,她们一样经历了时代的离乱,经历了命运的颠沛,都像洪流中脆弱而孤独的孤舟,无法控制流去的方向,却又那么不甘而绝望地希望有一天风平浪静,水缓舟停。

    她极力忍住了眼泪,然后对着皇后点了点头道,“你放心,我会照顾好他,让他平安长大。”

    她也是一个母亲,以己心度他人,太明白此刻皇后的心情。

    她从皇后寝殿里走出来,强忍的泪终究还是落了下来,她看着远处风拂动着庭中的树木,远处凤凰山在白云下清幽宁远,四下一片静谧,人间似乎永远这般,冷漠疏离。

    ——

    赵誉没想到皇后终于肯见自己,听了宫人禀报的消息后他赶到了慈元殿。

    他还见到了持盈,她的表情有些奇怪,他正想问,持盈却率先道,“请官家进去吧,皇后正在里面候着。”

    等赵誉再出来时,神情已全都变了。

    持盈启声问,“陛下可答应了皇后的要求?”

    赵誉有些失神,看了看她,然后摇了摇头,“她不会有事的,朕已经让御医全力救治,不会让她有事的。”

    其实关于皇后的病情,御医院早已禀报给他了,只是他不肯相信罢了。

    几日之后,皇后孙氏薨于中宫。

    最早是白芍发现的,夜里皇后突然咳嗽起来,白芍在外间值夜,被惊醒后忙进去看,见皇后满脸通红,她转身去给皇后倒水,那杯水还没端到榻边,咳嗽声就停了,殿内一下子静了下来,榻内什么声音都没有了,连那道微弱的呼吸,都已经停止了。

    消息传遍大内,北内的太上皇与太后也知道了,宫人全都素缟,两内的殿宇也处处挂上了白幡,盛大的丧仪随之开始,繁复的礼节一一铺排开来。

    连赵英也哭成了泪人,他自幼将皇后视为生母,即便后来听了流言,他心里已经有了怀疑,可这么多年与皇后的感情也无法抹去。

    持盈去了慈元殿后,他好几次闹着要过去,不光是想见持盈,其实也想见皇后,那是他的娘娘,他叫了多年的娘娘。

    可那时皇后不愿再见到他,直到离世,也没有将他再唤到跟前。

    持盈反倒是唯一一个没有流泪的人,丧仪极尽隆重,可其实除了非在场不可的场合,其余的时候她都并不在停放梓宫的灵堂前。

    还有两个孩子需要她照料,她不能垮。

    蘅儿还太小,当禁中鸣起丧钟,他竟还对着持盈咯咯的笑,一脸无邪,还不懂得这世间的任何悲伤离别。

    等过了几日,丧仪完了之后,持盈便向赵誉请旨,想带着赵蘅去福宁殿,赵誉没有拒绝,让吕思清安排好一切事宜。

    或许是愧疚,不久后,赵誉下旨为孙彦伯加封“太师”,可孙彦伯辞不授命,赵誉无奈之下,只能作罢。

    因皇后薨逝,赵誉心中悲痛,一向勤于政务的他也撑不住罢了十几日的朝,不见任何臣僚。

    等他再去德寿宫,已经两月之后。

    此前他一直没有去福宁殿,宫里偷偷在议论,说官家之前因与皇后生了嫌隙,如今连二皇子都不大喜欢了,二皇子还这么小,官家这么久了都没去看过一次。


皇后薨逝(2/3)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   《 加入书签,方便阅读 》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